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世卿世袭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让封建割据的中国实现了空前的大统一;虽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对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也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历史上知名的变革对推动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变革会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1.管仲改革(春秋)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或前716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后世誉为“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为了解决当时齐国严重的财政及外交危机,管仲在齐桓公支持下,于丞相任位内大兴改革。政治行政方面提出“以劳受禄”、“受禄不过其功”、“故明主之治也,明分职而课功劳”、“案其功而行赏,案其罪而行罚”;用人方面倡导“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兵制改革方面实施“作内政而寄军令”原则;经济建设方面,管仲把富民作为首位,他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法制方面,管仲主张以法治国,事断于法,提出“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戮必信,民畏而惧。武威既明,令不再行”;治理国家方面,管仲主张治理国家,要“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
管仲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人把管仲的成功总结为把握“人性趋利”、藏富于民、均田分力、对外开放、战略合赢。管仲改革的成功一方面在于齐桓公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管仲改革的内容迎合了当时齐国的痛点。
2.商鞅变法(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原有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同时,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
为了在群雄(齐、楚、燕、赵、魏、韩)中崛起,秦孝公决定变法,而商鞅就在此时走马上任。商鞅提出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废除奴隶制的井田制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普遍推行郡县制;由中央制定和颁发统一的度量衡。
同时,为了确保变革成功,商鞅又提出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等一系列措施。
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是成功的,我们把商鞅变法的成功归结为:
(1)秦孝公的支持;
(2)迎合了以制度治国的法家思想;
(3)取信于民,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史记》记载: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说:“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3.秦始皇变革(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实施郡县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强迫迁徙六国富民和平民等:
(1)以法治国(“尊卑贵贱,不逾行次”的等级秩序;“职臣遵分,各知所行”的官僚秩序;“六亲相保,终无寇贼”的社会秩序;“禁止淫佚,男女絜诚”的家庭秩序)。
(2)政治施行(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
(3)经济大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
(4)焚书坑儒(除了《秦史》、农业、卜筮和医药的书籍外,下令将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将460多名儒生全部坑杀)。
无容置疑,秦始皇变革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为后世的发展和进步也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我们把秦始皇的成功归结为:
(1)“一把手”工程。
(2)制度(规则)先行。
(3)氛围营造(焚书坑儒)。
4.王莽新政(西汉末年)
西汉末年,朝廷的赋税劳役日益严重,统治阶级“多畜奴婢,田宅无限”,奢侈挥霍,弄得民穷国虚,土地兼并和奴婢、流民的数量恶性膨胀,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各地起义不断。在此大背景之下,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
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王莽进行了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及官名县名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王莽仿照《周礼》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奴隶制度,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
王莽新政虽然表面上有诸多可取之处,也是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很多政策不符合实际,造成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直到天凤四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最终导致新朝的灭亡,王莽新政宣告失败。
当然,除了前面提到的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秦始皇变革、王莽新政之外,还有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管仲改革是成功的,商鞅变法是成功的,秦始皇变革是成功的,而王莽新政是失败的,王安石变法是失败的,戊戌变法是失败的。
总结失败教训,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有:
(1)急于求成,推行过急,利弊互见。
(2)事前缺乏充分进行宣传。
(3)无法吸引例如优秀的人才一并参与变法,并遭到许多守旧官员反对。
(4)执行的过程中又用人不当。
(5)自视过高,不愿接纳别人的意见。
而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
(1)推动变革的实力过于弱小,而顽固势力(利益既得者)太强大。
(2)缺乏坚定的组织组织领导(光绪)。
(3)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代表少数维新派的利益)。
(4)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戊戌变法其实想进行政治体系改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这完全违背了权力核心(慈禧太后)的意愿。
综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一把手”工程的变革容易成功,如果不是“一把手”直接参与,至少也要保证“一把手”的鼎力支持。
(2)变革需要迎合绝大多数人的意愿,需要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
(3)建立必要的变革机构。
(4)必要的宣传和舆论导向是必不可少的。
前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到国家的变革,小到企业的变革,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变革管理机制,业务流程变革也不例外,在企业进行流程变革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一下3个问题:
(1)为什么要变革?是战略需要,还是商业模式调整,还是业务需要?
(2)变革什么?搞清楚既得利益者是谁,同时框定流程变革的范围。
(3)如何变革?可以参考前文关于流程优化和流程再造的步骤及技巧进行。